2013江南大学儿少与妇幼保健学儿科学与妇产科学综合考研复试考试大纲()
《儿科学与妇产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儿科学部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儿科学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儿科学研究内容: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儿童中各种疾病患儿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儿科学的任务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儿科学要求考生掌握儿童时期的基本特点、疾病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预后及其相互关系。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
儿科学绪论、小儿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熟悉儿科学任务和研究范围,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掌握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
内容:儿科学的范围、任务和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心理行为异常。
儿童保健原则
目的要求:熟悉各年龄期保健原则,掌握小儿的预防接种
内容: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和具体措施。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目的要求:掌握婴儿与幼儿的具体喂养方法。熟悉营养不良分类的意义及营养不良的病理变化。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及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掌握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的显性和隐形症状,本病的诊断、治疗及其与佝偻病不同之处。
内容:儿童营养基础,婴儿喂养方法,幼儿营养与膳食安排,营养状况评价的原则,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目的要求:掌握新生儿分类,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熟悉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掌握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复苏要点,以及临床表现、Apgar评分方法、各系统器官合并症,掌握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诊断,熟悉病因及发病机理以及治疗和预防。掌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预防及处理原则。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X线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熟悉病因及发病机理以及预防和处理原则。掌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分类,重点为新生儿溶血病、母乳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要点、传染途径与菌种的关系、早期临床表现和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以及预防和治疗原则。掌握新生儿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及湿肺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内容: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遗传性疾病
目的要求:掌握21-三体综合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尿与血生化检查、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以及治疗措施和饮食治疗原则。掌握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措施。
内容: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
免疫性疾病
目的要求:熟悉小儿免疫特点及功能不成熟在临床上的表现。掌握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掌握风湿热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熟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特点,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内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川崎病。
感染性疾病
目的要求:掌握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鉴别诊断要点。掌握小儿结核病的诊断及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要点、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内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原发性肺结核及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熟悉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握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小儿三种脱水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与临床表现的联系,掌握小儿脱水的临床判断标准,以及液体疗法中几种混合液的组成与配制,液体疗法的原则及具体实施步骤。熟悉口炎的鉴别诊断,掌握疱疹性口炎及溃疡性口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内容:口炎,包括鹅口疮和疱疹性口腔炎,腹泻病,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及液体疗法。
呼吸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熟悉两种特殊类型上感:疱疹性咽峡炎及咽结合膜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掌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预防。熟悉肺炎的治疗原则与预防,掌握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熟悉哮喘的防治,掌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及咽结合膜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的分类,支气管肺炎。
心血管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无创、有创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掌握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导管检查诊断要点,掌握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机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掌握室间隔缺损的分类、血液动力学、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掌握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熟悉动脉导管未闭的分类、血液动力学,掌握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特点、诊断和介入治疗。熟悉法洛四联症的病理生理,掌握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缺氧发作等并发症诊断与处理。
内容:先天性心脏病概述,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
泌尿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熟悉小儿血尿鉴别要点,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掌握急性肾炎的实验室检查。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分型(临床,激素治疗效应,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内容: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
造血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熟悉生后造血及血象特点,掌握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内容: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小儿贫血概述,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掌握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变化,病因及病理改变,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内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内分泌疾病
目的要求: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性早熟的定义,熟悉性早熟的病因和分类,熟悉性早熟的治疗原则,掌握性早熟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了解甲状腺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掌握散发性甲状腺功能性减低症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新生儿期的症状,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新生儿筛查的方法、TRH刺激试验及骨龄测定的意义,掌握本病的治疗原则。
内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性早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含英文概念)占10-20%
简答题占20-30%
论述题占50-70%
(满分75分)
四、 主要参考书:
1.沈晓明 王卫平主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2. 古桂雄 戴耀华主编《儿童保健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
妇产科学部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在我国,还包括计划生育。考生应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理系统的一切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某一问题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考试内容涉及面较广,包括产科、妇科、计划生育三方面,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妇科肿瘤学,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主要内容
(一)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二)妊 娠 生 理
1、卵子从受精至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过程和胎盘的形成及其功能。
2、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3、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三)妊 娠 诊 断
1、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
(四)孕期监护及保健
1、围生医学、孕期监护、及孕妇管理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对围生期的规定。
2、产前检查的方法。
3、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方法。
4、胎盘功能检查及胎儿成熟度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5、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处理。
(五)正常分娩
1、决定分娩的四因素,即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四者间的相互关系。
2、以枕先露为例的分娩机转,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所进行的连续动作。
3、分娩的先兆征象,临产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
4、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5、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作用。
(六)流 产
1、流产的定义、常见原因和病理变化/临床分类和处理。
2、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感染三种特殊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及流产合并感染的处理。
3、各类流产鉴别诊断要点。
(七)异 位 妊 娠
1、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
2、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临床表现,各种辅助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3、输卵管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出血、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鉴别。
(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概念。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发生、发展规律、分类、鉴别诊断。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并发症及处理、预防与治疗的原则。
(九)前 置 胎 盘
前置胎盘的定义、病因、分类、对母儿的危害性及其预防、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十)胎 盘 早 剥
胎盘早剥的病因、分类及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并发症、预防措施。
(十一)巨大胎儿
巨大胎儿的病因及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对母婴的伤害。
(十二)双胎妊娠
双胎的分类,早期诊断之重要性。
(十三)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生长受限的定义、原因及分类、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
(十四)胎 儿 窘 迫
胎儿窘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处理方法。
(十五)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的定义及病因、诊断方法、处理原则。
(十六)异常分娩(产力、产道及胎位异常)
1、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及胎儿胎位异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分析分娩异常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原则。
3、异常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4、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
(十七)妊娠合并心脏病
1、妊娠、分娩、产褥期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
2、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诊断、防治。
(十八)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1、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与妊娠二者间的相互影响。
2、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和产科处理原则。
(十九)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婴幼儿的影响。
2、梅毒性血清检查方法及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原则。
3、妊娠合并淋病对妊娠、分娩、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4、妊娠合并淋病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
5、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6、尖锐湿疣的病灶特征及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处理原则。
7、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传播、诊断,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及治疗。
(二十)子 宫 破 裂
子宫破裂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措施。
(二十一)产 后 出 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处理方法、各种预防措施。
(二十二)羊 水 栓 塞
羊水栓塞的病因及对母婴的危害、病理生理过程及其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
(二十三)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1、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2、前庭大腺脓肿及前庭大腺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3、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传播方式、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慢性宫颈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5、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不同发展过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6、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7、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十四)子 宫 颈 癌
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发生及转移途径、早期诊断方法和临床分期、治疗原则。
(二十五)子 宫 肌 瘤
子宫肌瘤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二十六)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临床分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十七)卵 巢 肿 瘤
1、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及其常见肿瘤的病理特点。
2、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3、卵巢肿瘤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4、卵巢肿瘤的治疗原则,明确恶性肿瘤各种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
(二十八)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1、滋养细胞疾病与肿瘤的含义。
2、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的定义、病理。
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十九)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功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分类。
2、功血时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常用诊断方法及鉴别要点、治疗原则及治疗措施。
(三十)闭 经
闭经的病因及分类、常用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不同原因的闭经处理原则。
(三十一)不 孕 症
不孕的有关因素、检查程序及要求及其治疗原则。
(三十二)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内分泌变化及临床表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三十三)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病因及临床分度、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三十四)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期、病理、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意义。
2、子宫腺肌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十五)计 划 生 育
1、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2、各种避孕措施的避孕原理,几种常用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避孕药)的临床
应用、绝育措施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的防治,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的防治。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英文)占10-20%
简答题占20-30%
论述题占50-70%
(满分75分)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五、说明
《儿科学与妇产科学综合》满分150分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
答题时间:180分钟